距离开展
运动圈资讯
中美贸易战下的中国自行车行业现状你的位置:主页 > 运动圈资讯

以下是针对美国关税政策对中国自行车行业影响的综合分析,结合最新贸易形势及具体数据:


一、美国市场对中国自行车的依赖度  

1. 市场份额与贸易数据  

  - 进口占比:美国约87%-94%的自行车整车及零部件依赖中国供应。2019年前,美国年均从中国进口整车1400万-1500万辆,价值超11亿美元,占其进口总量的90%。  

  - 零部件依赖:自行车零部件(如轮胎、座椅)年进口额超3亿美元,安全配件(头盔、车灯)约1亿美元,60%以上来自中国。  

  - 最新数据:2024年美国自行车进口量达1100万辆(中国占85%,约935万辆),但受关税影响,进口额同比下降14%,仅勉强突破10亿美元。

2. 关税加征后的冲击  

  - 成本传导:25%关税导致中国自行车在美售价上涨10%-30%,部分品牌(如Trek、Specialized)提价10%-15%,折叠车品牌Brompton警告可能涨价50%。  

  - 销量下滑: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对美自行车出口同比下降17%,美国中低端自行车价格同比上涨22%,需求受抑制。  

  - 行业扩张停滞:美国进口商搁置本土工厂扩建计划(如南卡罗来纳州年产能100万辆的目标),因零部件成本不确定性。


二、市场需求变化与行业现状  

1. 疫情需求激增  

  - 短期爆发:2020年欧美解封期,美国通勤自行车销量增长66%,电动自行车增长85%。    

2.理性回归

- 同时,消费者心态转向实用主义,更关注车辆性能和使用频率,而非符号化的潮流追求。

3.政策刺激与局限

  - 美国缺乏类似欧洲补贴政策,叠加关税成本,抑制了可持续需求增长。

4.需求巨降

- 疫情期间“骑行热”导致供需失衡,曾经一车难求,各厂商想方设法提高产能。但热潮退去后需求骤降,引发大量库存积压,2025年Q1对美出口跌幅17%。

5.此外,技术迭代(尤其碟刹系统成本下降与认知提升)加速市场洗牌,使碟刹车型成为主流、圈刹车型快速淘汰,厂商急于清旧款库存进一步加剧了库存压力。

6.逆势增长

- 2024年电动自行车成为增长主力(美国进口量同比增72%至170万辆,90%来自中国)。


三、2025年6月中美磋商的影响与未来挑战  

1. 关税休战窗口期  

  - 2025年6月9日,中美达成原则性共识,暂停新增关税90天(美方保留10%作为谈判筹码,中方同步暂停24%关税)。  

  - 短期缓解:为出口企业提供缓冲期,但若90天后谈判破裂,特朗普威胁加征60%-100%关税,可能导致中国自行车在美彻底失去价格优势。

2. 长期结构性挑战  

  - 美国本土化尝试:如Guardian Bikes试图将中国零部件依赖度从90%降至20%,但面临高成本、低效率(日产量仅100辆初期)和技术断层。  

  - 全球供应链重组:关税加速中国产业链全球化,但未增加美国制造(如柬埔寨对美出口激增)。  


四、关键数据总结

指标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数据

美国进口中国整车占比          87%-94%(年进口1400万-1500万辆)

2024年美国自行车进口量        1100万辆(中国占85%,935万辆)

2025年Q1对美出口增幅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17%

电动自行车进口增长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24年同比+72%(达170万辆)


五、结论:双重压力下的转型与韧性  

- 关税冲击显著但非致命:美国市场收缩倒逼中国行业加速技术升级与市场分散,2025年全球出口总量仍逆势增长15.5%。  

- 未来关键变量:90天谈判窗口期将决定关税是否长期化。若达成正式协议,中国自行车可凭借供应链效率重获优势;若关税升级,行业需进一步强化东南亚产能与高端产品竞争力。

- 随着降价提升销售及需求逐步恢复库存压力也逐步减小,自行车行业将聚焦长期发展。

- 核心矛盾未解:美国制造业空心化难以逆转(缺乏工程师和产业配套),虽然不像稀土行业那样难以逾越,但中国完善的自行车产业链核心地位近阶段仍不可替代。

运动圈借力12月12-14日杭州国际会展中心的中国骑行及户外运动展,举办会议研讨自行车行业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方向,为助力自行车行业健康发展尽绵薄之力。


上一篇:电动自行车能否载人看新版道路交通安全法怎么说 下一篇:金华把野外‘过家家’露营用品做成了大产业